廣告系統和「精準投放」的隱私侵犯

為了避免部分使用者開始感到畏懼,文章開頭應該要來個安定民心的說明。

「TeaCat 會有廣告。」

希望有人的心情已經安定下來了,接著就該說點正事了。


事實上,TeaCat 需要賺錢(好啦,雖然目前還在始春中),但同時又要不能賺得太邪惡。例如說:效仿祖克柏的 Facebook 那奇異的演算法,死逼著你要買廣告不然就向你的能見度說再見。

那不是我期望的,畢竟我也很賭爛那東西。所以基本上 TeaCat 是不會降低什麼能見度來迫使你買廣告(我也不怎麼會寫演算法就是了)。

但是⋯⋯如果廣告本身可以讓更多人看見,那麼其他普通的文章就勢必會被推到下面一點去不是嗎?這種時候沒買廣告的文章,可見度貌似就會被迫下降一點。這問題還沒想到什麼解法。

喔對了,基本上這裡有幾張片段的廣告中心螢幕截圖。

螢幕快照 2018-03-10 上午12.33.19

在上圖中,你可以看見有四項分類(之後可能會更多也不一定),能夠依照不同的推廣方式進行計費。選擇指定方式後,可以勾選要推廣的貼文,還有選取推廣目標。

螢幕快照 2018-03-10 上午12.24.18 1

說到這點就不得不提到「精準投放」了。我不是很喜歡這四個字,因為那就是「侵犯隱私」的代名詞而已。基本上螢幕截圖裡的「精準投放」四個字應該是被換掉啦(畢竟那也不怎麼精準)。

不過在這裡的「精準投放」,簡單說就是讓你在推廣貼文的時候可以指定你想要把廣告丟給誰看,例如說:「有追蹤 PewDiePie 的使用者」、「曾經跟『電腦』廣告有互動的使用者」。

雖然聽起來蠻沒有隱私的,不過實際上都僅限於「站內的行為」。這個意思就是如果今天你跑去瀏覽其它網站,TeaCat 是完全不會追蹤的。

螢幕快照 2018-03-10 上午12.52.38

反面的一個例子就是:在你看完賣鞋網站之後回 Facebook,所有 Facebook 的廣告都會開始賣給你鞋子。既使你已經買了鞋子,穿了一個星期,Facebook 還是會繼續告訴你:「安安,想不想買新鞋啊?」。

這部分主要就是 Facebook 不願意傾聽使用者瀏覽器中的「Do Not Track」(不要追蹤我)選項,所以他能夠知道你的瀏覽器都看了些什麼(雖然不是全部,但可以這樣說)。

這部分稍微看一下可愛的 Firefox 宣傳影片會很有感觸。

Facebook 是個反指標。只要他做什麼,TeaCat 反著做基本上就是走對了(當然有些事情例外啦⋯⋯)。

在不侵犯用戶隱私下,又要能夠確保廣告可以讓大家看得很有興趣、又不會感到無聊⋯⋯看來是個夭壽大的難題。

你的市場價值和 VALU

VALU  是去年開始紅起來的一個網站,理念蠻有趣的。詳情可以參考:「把自己上市販賣!社群股票市場 VALU 誕生 – 許組長 – Medium」。

簡單說就是把你自己當「上市公司」,以自己為基礎販售股票給大眾。

例如說你能夠在我釋出 TeaCat 之前就先以低價購買我的股票,之後 TeaCat 變得耳熟能詳就能以高價售出。

也或者我能夠在販售一大堆股票並暴漲後就自己先大量出售這些股票接著跑路。

充滿了「投資有賺有賠,詳情請閱讀說明書」的概念。

螢幕快照 2018-03-05 上午8.26.38.png

上市「自己」之前,可以連結社群網路來評量自己的市場價值。

螢幕快照 2018-03-05 上午12.53.17.png

這種理念意外地吸引我啊⋯網站的整體設計也是十分地不錯。又加上 TeaCat 其實一直有要搞比特幣錢包的功能⋯⋯不過比特幣越來越處於黃金狀態,也許會改為以太幣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