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eow 沒死,謝謝各位的關懷還有唱雖(耶!)。事實倒是花了一堆時間在思考上線之後該怎樣維護比較不會被人罵,畢竟如果每次升級功能都需要停站兩三天應該蠻靠北的。
快滿一週年沒有更新部落格跟 Facebook 粉絲團(好像兩週年了)內容了,這次就來討論比較嚴重的話題:TeaMeow 改名了。
話雖如此,不過因為還要一段適應期,應該還不會很主動的張揚這件事。
舊有的名字:TeaMeow
老實說我很滿意 TeaMeow 這個名字,感覺有很多梗跟一堆人的關懷在裡面。發音近於「踢喵」除了容易被動物保護協會關懷之外還很好唸,再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可愛與天真無邪的笑容。

事實真相
但 TeaMeow 這個名字幾乎讓我得了癌症,首先在小寫的情況下幾乎很難分辨這是什麼鳥東西。

相較於「facebook」能夠被拆解成「face」(臉)和「book」(書),「teameow」在通常情況下會被分解成「team」(團隊)和「eow」(無意義)。這帶給了我和外國用戶極大的困擾,畢竟很少有人會知道「meow」(喵-狀聲詞)這個字。
殘酷的事實就是「TeaMeow」在不進行大小寫區分的情況下,沒有人能夠正確叫出它的名字。就像「台灣」、「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一樣令我持續困擾著。
葉子和貓咪過於複雜
TeaMeow 的 Logo 無論是連字或是單獨把貓咪拆開當作一個獨立的 Logo 來看待,都很難「使用」,因為那隻天殺的貓實在是太過複雜了。

基於種種理由和 Logo 設計問題,這個名字被拋棄了。請按下「F」進行一個哀悼的動作。
迎來新的名稱:TeaCat
說實話,我希望你能和我一樣不是很喜歡這個新名稱。從發音上的「踢喵」變成「踢凱特」實在有夠難唸,原本能夠一氣呵成的唸法都沒了。不過如果「踢凱特」真的很難唸的話,直接說「茶葉貓」貌似也是一種辦法。
但比起原先問題夭壽多的「TeaMeow」,「TeaCat」實在是沒什麼問題。這兩者全是用「Comfortaa」字體打造。

順便可以留意一下右上角那可愛的「™」符號,因為「teacat」現在是個商標。
這是原先的名稱
在 TeaMeow 之前,TeaCat 才是真正的名字(大概是在三、四年前)。但是因為當時有一堆名稱上的註冊困難,例如:
- 「teacat.com」被人幹走了(現在也是如此)。
- 「teacat」在 Facebook 上也被註冊走了(雖然現在也是如此)。
- 「teacat」在 Twitter 上也被註冊走了(現在依舊沒變)。
那麼我們到底解決了什麼才會想回來使用「TeaCat」這個名字?因為前面那隻貓實在是太夭壽難用,除此之外-沒了。
解決了原先的問題
除了一些笨蛋以外(希望你不在這個清單內),TeaCat 這個名字在小寫的時候能夠簡單被區分成「tea」(茶葉)和「cat」(貓)兩個單字。
新「貓咪」圖示的歷程
除了「TeaCat」這個新名字,我們還花費了幾個星期的時間只為了設計一個夭壽簡單的線條圖示。

在這麼多個版本下,起初的結果是這樣:一個帶有漸層和淺顯易懂的樹葉作為 TeaCat 的主要 Logo。

夭折的設計
會說「夭折」主要是因為這個 Logo 和原先的 TeaMeow 那隻貓有著同樣的問題:當圖示縮小時,樹葉會太過於複雜而不易辨識。
所以最後又被拋棄了。

最終的「貓咪」Logo
我從來就不怎麼喜歡我設計的東西,為了提高辨識度只好從 Logo 中省略什麼。下面這個是最終的貓咪 Logo。
如果你不能一眼看出這是什麼,讓我提醒你:右邊那不是鮑魚,是簡化的樹葉。

當然這個過度簡化的 Logo 也有它的組成結構存在。順帶一提的是:在通常情況下,這個 Logo 不會和「teacat」這段文字擺放在一起。原因是這個 Logo 不是實心而是線條,和文字擺放在一起反倒會變得有點累贅。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貓咪」會在只需要圖示的時候出現,而「teacat」文字則會在寬度夠的時候使用上,兩者盡可能地不會並存。

雖然說這個 Logo 是個線條,但是在必要的時候也是可以反白變成類似實心的方式呈現。

現在這個新的「teacat」商標也因為省去了原先的貓咪參雜在裡頭,能以更簡單更清晰的方式呈現在各種顏色上了。

結論
就任何地方來說,這個改變雖然可能不令人討喜,但卻帶來了不少優點。不過直到網站正式開放時,在能稱呼「TeaMeow」的時候我還是會盡量以「TeaMeow」這麼叫。
還有,對於到處喊「TeaMeow 死了沒」的那些人,要是今年真的沒出來的話,也許你們才要開始擔心是不是真的死了(嘿,應該不會啦?)。